昨天带着妈去医院看病,她住东城,我在西城,为了节省时间,我们约好在医院门口见面。我提前在网上约了9点-10点的号,但是妈早上有一份临时工,找不到合适代班的人,就在完成工作才出发。导致我们没有在指定时间签到,排号。
我是9点30分到的,因为妈说需要晚一点,就在医院门口等她。因为担心她找不到医院,就打电话过去,连续几个电话,都没人接听。过来一会儿,妈电话过来说上公交车了,预期20分钟。我接着等,又过了20分钟,我打电话过去,依旧没有人接。因为我是在医院东门等她,担心她走到其他门(之前我们都是从西门入,穿过医院病房区,走到东门门诊楼),所以我从东门走到西门,发现疫情期间西门关闭。担心妈来了不知道怎么从西门绕到东门,又是电话,无人接听。接着等,等了很久也没有回电话。有些生气,感觉电话用成了传呼机。
于是自己从西门找到一个缝隙,通过导航走到妈下车的地方。结果刚到车站,接到妈的电话,说已经到东门了。我只好再绕道到东门,一来二去花了很多时间。上午的号也不能从自助机器上取出。
下午因为医院人工窗口的失误,导致我们在医院白等了3个小时。我跟妈说要找医院理论,妈以“民不与官斗”的说辞希望我不要去找了。我气不过,还是去了。给妈看完病后,在二楼接受那个办事人员的道歉。
原计划半天的历程花费了近一天时间。中间有几点希望记录下来,告诫自己不要忘记:
- 亲人来电话,一定要及时接或者回复。那种毫无安全感的等待很糟糕,就像我等妈时一样,以前老婆也经常抱怨我不接电话,不回信息。我想她一定也很难受。不要让身边的人觉得你是这样的。
- 遇到问题了,一定要勇敢面对。比如这次因为医院的失误导致的等待。就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去表达,传统的忍气同声不好。当然,一定要注意在游戏框架内。比如:投诉银行可以到银保监会进行投诉,医院有专门的病人纠纷处理中心,北京12345专门解决市政相关问题等等。